各有关单位:
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,深入实施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,充分发挥我校人才、学科与科研优势,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,经学校研究决定,在全校深入开展“一个博士(教授)进驻一个企业”、“一个学科(团队)对接一个产业”、“一个学院服务一个县域(行业、领域)”(以下简称“三个一”)挂点联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总体目标
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,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根本,坚持“立足地方、融入地方、服务地方”的理念,推动人才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构建校地、校企协同创新、共赢发展的新格局。通过系统性、组织化地推进“三个一”挂点联系服务,引导广大教师将论文写在赣鄱大地上,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,增强学校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力,打造具有师大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。
二、主要任务
(一)“一个博士(教授)进驻一个企业”鼓励和支持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(以下简称“进驻人才”),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专业特长,主动对接省内外企业(优先省内重点产业领域企业),通过担任技术顾问、开展合作研发、解决技术难题、参与产品升级、共建研发平台、指导人才培养等形式,深度融入企业创新活动。每位进驻人才应力争与一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,明确服务内容和预期成果。
(二)“一个学科(团队)对接一个产业”要求各一级学科或高水平科研团队,瞄准江西省“1269”行动计划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,选择与自身学科优势契合的细分产业领域进行精准对接。通过组建概念验证中心,与企业或园区共建产业研究院、中试熟化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平台,承接重大横向课题,共同制定技术标准,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行业共性技术推广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推动学科发展与产业升级。
(三)“一个学院服务一个县域(行业、领域)”推动各学院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综合优势,至少与一个县(市、区)或一个重点行业、特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。围绕地方发展规划、产业转型升级、乡村振兴、文化建设、生态保护、教育发展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需求,提供决策咨询、规划设计、技术支撑、人才培养培训、文化传承创新等一揽子服务,打造校地合作示范样板。
三、组织实施与保障
(一)加强组织领导 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负责顶层设计、统筹协调、督促检查,各学院应成立相应工作小组,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。
(二)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“学校-学院-个人/团队”三级联动机制。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负责搭建对接平台、提供政策咨询、协调资源支持。各学院是责任主体,负责动员组织、匹配需求、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估。进驻人才和学科团队是实施主体,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接服务。
(三)完善政策激励 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学院综合考核,将参与“三个一”工作的成效纳入教师职称评定、岗位聘任、绩效考核、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;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、横向经费使用等给予更大自主权;对表现突出的个人、团队和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。
(四)强化条件保障 设立专项基金,将进驻人才对接项目优先纳入江西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,予以启动支持或后补助。优化服务流程,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、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。加强宣传引导,营造服务社会、追求实绩的良好氛围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提高认识,主动作为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“三个一”工作对学校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,广泛动员,精心组织,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服务。
(二)注重实效,久久为功。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,聚焦真问题,做实真服务,争取真效果。注重建立长期、稳定、深入的合作关系。
(三)加强总结,凝练特色。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,加强宣传,不断丰富和完善“三个一”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色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合作范式。
请各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,迅速部署落实,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,并于9月30前将本单位挂点联系服务情况(附件1-3)报送至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李金晶OA,联系人:李金晶 0791-88120138。
关于开展“三个一”挂点联系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.pdf
附件1:一博士(教授)一企业挂点联系服务信息表.docx
附件2:一学科(团队)一产业挂点联系服务信息表.docx
附件3:一学院一县域(行业、领域)挂点联系服务信息表.docx
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
2025年9月13日